明代送别雅集产生了诗画合一的艺术形式。送别雅集图有“拱手离别”型和“宴会离别”型。送别雅集诗强调离情、风尚、品格等内容。二者共同反映了明代送别雅集强调朝隐文化风尚,表彰杰出人才的新特色,也推动了艺术与观念的结合,是明代特有的新雅集形式,也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
图1 明 吴伟 词林雅集图 上海博物馆藏
明代送别雅集非常多,参与人多赋诗、写序以表达惜别之情,但随着画家参与送行,送别雅集图也开始流行。送别雅集诗画结合的艺术形式不仅记录雅集的现实场景,而且说明雅集的原因、过程、文化风尚、出仕观念、人格品德,为了解明代雅集文化提供了直观途径,也反映了艺术家探索多种艺术形式表现雅集文化的努力。这种形式的送别雅集图包含丰富的内涵,是一般的诗画结合无法容纳的,所以,明代送别雅集诗画合一的形式是在保持诗、画独立性的前提下,既利用诗、画的共通性加强送别之际的情感传递和情感浓度,又发挥诗、画的特长,将包含观念的文化事件用特定的意象和手段阐释,突破诗、画的局限,走向以观念为主的文化表征。由于明代送别雅集的诗画形式特别,观念丰富,还含有大量的表现手段,笔者拟分上下两篇详细论述明代雅集的特色。
一、明代送别雅集图式
明代南京和苏州地区流行雅集,也是画家云集的地方,为雅集文学和雅集绘画的创作提供了人文环境和现实条件。就图式来说,明代送别雅集图主要有两种:一为表现南京官员送别外调官员的送别雅集图(简称“京官送别雅集图”),以表现宴会场景为主;一为表现吴中文人(官员、隐士)送别出佐小郡的吴中籍官员的送别雅集图(简称“吴人送别雅集图”),以表现送别场景为主。
“京官送别雅集图”主要集中在明代前期,目前发现存世最早的“京官送别雅集图”是王绂送别赵友同①王鏊撰《姑苏志》卷五十四载:“赵友同字彦如,长洲人,沈实温雅,有行谊。少笃学,从宋濓游。洪武末任华亭县学训导,永乐初满考当迁,会姚广孝言其深于医,遂授太医院御医。又有言其知水事者,诏从夏原吉治水浙西(1403—1405)。其后大臣数荐其文学,及修永乐大典遂用为副总裁,又与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书,书成当迁翰林,以母丧去,卒于家。”《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27册,859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的《凤城饯别图》。图像表现一舟停在岸边,三人亭中饮酒,亭外盘石高树,亭后两叠山峦。另一幅是吴伟的《词林雅集图》(图1),是送别龙霓上任浙江的图像。图像中画家截取园林一角,分三组表现雅集场景,右边两人斗棋,一人观看,中间一人观书,一人观画,左边两人写诗,一人抚琴,桌上放着饮用器具。最后一个童子捧书函侍立。园中配置玲珑石、梧桐,一只小鸟正在啄食。两图具体内容有别,但表现的宴会场景大体一致。
吴地颇饶山水名胜,虎丘和金阊更是送别常地,所以,吴人送别雅集图表现地点图多4在 都虎昌丘王和朱金载阊塎墓,出以土水金岸镶离宝别摩场利支景天为挑主心,如沈周的《京江送远图》(图2)、唐寅《垂虹别意图》(图3)《金阊别意图》《金阊送别图》(图4)均采用这种形式。这些图像的特色在于,人物多在边角作离别之态,景物比重增加,风格更加清旷。如《京江送远图》人物处于画末三分之一处,对岸山峰和送别地的桃柳刻画得非常精细,生意勃勃。《垂虹别意图》表现人物在舟中叙谈,树和远山浓淡相称,逸笔草草。《金阊别意图》画面明显分为两部分,左端山峰邈远,中间空阔水面,童子升帆,送行人拱手而别,右端岸上枯木枝丫繁密,分外精神,似乎夏天的生机还没有完全退去。桥上行人和桥下渔舟均非常忙碌,树下屋宇鳞次,远处山峰秀丽,似乎毫无送别的忧伤。另外,明代中期还有“陆地送别图”。如《虎丘饯别图》为催饯文林出任温州知府的场景。图中描绘人物三三两两对谈,临流独坐,策杖、亭下话别,配以门楼、乔松、千人石等景,似乎正是离别之前的游玩场景。
从以上图式可知,虽然送别环境是画家都表现的要点之一,但一侧重离别之态,一侧重饯别之会,显然已经说明两种图像具有不同的送别气氛,传达不同送别意图。在贡布里希的图式理论中,新图式的形成是艺术家根据需要修正旧图式的结果。“雅集图”在明朝以前早已形成既定的图式,明代“送别雅集图”正是中国古代雅集图式和送别图式发展的结果。根据(图5—9)具体来说,“京官送别雅集图”侧重表现宴会、赋诗、抚琴等清雅的程式化文化生活,延续了西园雅集的图式传统②参看《图像、文本和意识形态》一文,对西园雅集图式类型的归纳。天府新论,125—130页,2013年底5期。;“吴人送别雅集图”侧重表现送别瞬间的情景和山水环境,延续了宋代送别图的图式传统③关于送别图式的变化参看石守谦《风格与世变》第七章《雨余春树》与明代中期苏州之送别图对送别图式的梳理。23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由此,可将它们进一步命名为“拱手离别型”和“宴会离别型”,以突出明代雅集图式的变化。
文章来源:《明日风尚·远方的家》 网址: http://www.mrfszzs.cn/qikandaodu/2021/0424/501.html
上一篇:国风不等于古装亦非复古风尚
下一篇:从诗词看唐宋时期的品茗风尚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投稿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编辑部|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版面费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论文发表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