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民族音乐对于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

来源:明日风尚·远方的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精神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只有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才能奠定国家发展的基础。一

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精神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只有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才能奠定国家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的繁荣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同时还需要群众有丰富的知识底蕴和个人素养。民族音乐更贴近群众生活,对大众有很强的凝聚力。

一、民族音乐能够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音乐的领域较广。民族音乐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蕴含着我国音乐文化的精髓。我们在建设群众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加强民族音乐的渗透,提高群众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因此,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促进民族音乐在群众生活中的渗透力。众所周知,民族音乐的风格更偏向于群众的生活,所以在民族音乐中服务群众文化活动,更有利于群众接受,并且对群众的文化活动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民族音乐朗朗上口,群众可以轻松掌握这一传统文化内涵,并加以运用,并且不少民族歌曲都反映我国当时的民族生活状况。例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在歌曲传递中影响着群众对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视。民族音乐也可以被群众改编,以激发群众创作的热情,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民族音乐是人们生活的产物,音乐能反映民族精神和劳动人民的精神。它能有效地带动当地人参加文化活动,并且通过民族音乐组织群众进行文化活动,弘扬我国民族文化。

二、民族音乐促使群众文化共享与传承

民族音乐的诞生原本是为了填补人们精神文化的缺失。随着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人们将根据自己的口头喜好改编民族音乐,融入地域民俗特色,推动民族音乐发展成为群体共享的精神文化。

但在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环境受到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这给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从民族精神文明传承的角度来发展民族音乐,必须认识到音乐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结合群众文化认同和理解来创作音乐,以保持民族音乐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实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和相关乐谱、演奏技巧等精神文化元素的传承,以保护民族音乐的文化生态。与此同时,通过民族音乐拉近群众的关系,并渗透到群众的文化生活中,实现各种力量的凝聚,保证民族精神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以通俗形式创作和表现民族音乐,可以扩大民族音乐在大众中的普及,进一步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合和发展,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三、民族音乐推动群众文化创新发展

中国民族音乐作为群众文化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仅是民间组织的一种简单的文化活动,更是一种伴随着精神文明发展的文化艺术。它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入新的元素,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起初,民族音乐主要来自民族婚礼、葬礼和节日,如“步步高”和“一支花”。然而,随着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能反映中华民族综合实力的优秀音乐作品如《二泉映月》《十面埋伏》等应运而生。因此,民族音樂获得了更强的凝聚力,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需要加大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支持力度,组织开展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向国内外受众展示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为民族音乐和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要从基础教育入手,加快民族音乐人才培养,鼓励青少年开展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和实践活动,加强民族文化传播。实现民族音乐的适度商业化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强大财力和人力资源支持,可以为民族文化发展和创新提供更多机遇,使群众文化在文化融合环境下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结论

总之,音乐有很强的吸引力,在传播速度上有优势。在我国群众文化建设中,我们可以借助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吸引群众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注意力。并通过民族音乐推动群众文化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乐.信息时代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对学生的影响研究[J].时代报告,2018(14).

[2]房赟.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文理导航(上旬),2019(2).

[3]张敏.试析民族音乐文化对声乐专业学生发展的借鉴[J].明日风尚,2018(23):245.

文章来源:《明日风尚·远方的家》 网址: http://www.mrfszzs.cn/zonghexinwen/2020/0709/350.html

上一篇:《唐顿庄园》举办超前观影 再现正宗英伦风尚
下一篇:安徽蒙城:巧借云端祭英烈 弘扬文明新风尚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投稿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编辑部|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版面费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论文发表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