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4月4日)就是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了。与以往相比,今年嘉兴市前往公墓进行现场祭扫的市民明显减少。以泰石公墓为例,往年3月30日前后到现场祭扫的市民可达4万人,而今年只有1.5万人,同时该公墓云祭扫平台已累计接待用户3000余人。当前,嘉兴各地正在开展网上祭扫、代为祭扫、居家祭扫等活动,为市民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清明节减少人员聚集、防止疫情输入,同时也让传统习俗以新的表达方式呈现在市民面前,树立了文明祭扫的新风尚。
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今年的清明节,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而不同以往。虽然疫情防控暂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只要未达全胜,任何掉以轻心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因此,在清明节前夕,不少城市纷纷印发通知提倡网络祭扫、居家祭扫等方式,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聚集性感染的可能性,从卫生防疫的角度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众所周知,清明期间集中祭扫活动导致的人群集聚,将对疫情防控造成不利影响。统计数据显示,嘉兴往年清明期间祭祀扫墓的人流总量超过30万人次,这样数量庞大的人员流动和集聚,无疑将给疫情防控带来极大压力。但反过来说,对过世亲属的哀思是人之常情,理应得到安慰与寄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发出倡议,通过引导市民选择居家祭祀、网络祭扫、代为祭祀等方式,平衡好清明习惯的“老传统”和疫情防控的“新问题”。
通过网上献花、撰颂祭文、缅怀恩情等方式在网络上寄托哀思;通过整理遗物、翻阅相册等方式缅怀逝者;通过集体代祭、错时错峰出行进行现场祭扫……新祭扫方式的实现,意义不仅限于疫情防控,更是移风易俗的重要一步。按照传统的祭扫方式,人们在清明期间集中前往公墓进行祭扫,很容易带来交通拥堵和安全等问题。在墓前大量焚烧纸钱,既是资源浪费,也是环境污染,更是安全隐患。因此,全国各地都在不遗余力地提倡移风易俗,积极引导文明祭扫。嘉兴市此次集体代祭活动,出发点虽是疫情防控,同时也释放了移风易俗的强烈信号。
新时代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风尚。传统节日之所以有绵延千载而不衰的强大生命力,恰恰是因为其能与时俱进。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农时节气与传统节日“双肩挑”,清明节俗在不同时代表现不同,但其中的核心价值——中华民族对生命的热爱和关怀一以贯之。新的祭扫方式,既可以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之情,也可以抚慰和充实生者的精神和心灵,不仅仅是特殊时期的替代性祭祀方式,还应成为清明风俗的新内涵。
文章来源:《明日风尚·远方的家》 网址: http://www.mrfszzs.cn/zonghexinwen/2020/0923/403.html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投稿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编辑部|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版面费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论文发表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